科研强国梦 党建创先锋(六) ——我院“生科人”党建+学术交流第六讲顺利举行
2019-12
文章来自:澳门娱乐场平台网站 阅读次数:116
2019年12月2日上午,“生科人”党建+学术交流活动第六讲在教学大楼A416顺利举行。本次交流会由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工党支部承办,支部书记王通教授主持,张弓博士主讲,题目是《重新注释人类基因组——隐藏的人类蛋白质组》。学院党委李弘剑书记出席活动,各教师党支部书记、师生代表30余人参加了讲座。
首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工党支部王通教授简要介绍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的科研团队情况。随后,张弓为大家奉献了一场生动有趣的科学讲座。
张弓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863青年科学家,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广东省科技特派员,主要研究领域是翻译组学、生物信息学与系统生物学。发现翻译速率调控是决定蛋白质折叠的关键因素之一,对1972年诺贝尔化学奖理论“安芬森原则”作出颠覆性更新。首次实现高等生物翻译中mRNA全长测序,揭示了翻译调控在生物信息传递中的关键地位。2016年翻译组学被写进国家统编教材,成为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方向上第一个被写进教科书的由中国人建立的学科领域。参与中国缅甸远征军遗骸DNA鉴定工作,测定了远征军遗骸的全基因组序列,这是世界上首次成功对超过70年热带地区遗骸进行DNA鉴定。
张弓教授的报告生动严谨,过程中他举了很多生动有趣的例子帮大家了解各种先进的生物学概念。报告首先介绍了大量非编码RNA被翻译成蛋白质,称为新蛋白。他们翻译活跃,定位已知,具有生物功能,在灵长类中表达量大。接下来介绍了一种关键技术,RNC-seq技术,它可以比之前的技术做出更长片段的测序,并且更加精准。最后,对新蛋白在进化中的作用进行了预测。功能强大的新蛋白,绝大多数只在少部分的细胞中表达,这很可能是进化的一种低成本试错方式,即新蛋白的存在很可能是新基因出现的一个重要过程。后续的交流环节中,张弓教授与老师同学们就各种实验、技术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
李弘剑书记表示,“生科人”党建+学术论坛是我院探索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同频共振,共同促进的一个投石子,也是我院现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落实整改问题立行立改的重要举措。论坛已顺利举办了六期,极大促进了不同学科师生间的学术交流,延伸和拓展了学院党建思政工作的内涵,促进了学科的交叉研究,逐步深入蹚出了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双促进的新路子。
“生科人”党建+学术交流项目是我院为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及我校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高校中党支部的重点任务中保证教学科研管理各项任务完成”的要求,创建“红色引擎,擦亮招牌”党建品牌体系的重要举措,每月举办一期,由学院党委主办,各教师党支部承办。